暑期是矫正牙齿的高峰期,很多家长带娃来医院咨询:
牙齿不整齐,矫正要趁早吗?乳牙龋坏了,可以等换完牙再排齐吗?乳牙咬不上,门牙牙缝过大,需要干预吗?孩子检查出来是深覆𬌗,要矫正吗?等换牙再来矫正,是不是晚了?
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儿童牙齿早期矫正的问题,说明大家的口腔健康意识提高了。但是,牙齿早期矫正到底听谁的?做了矫正,真能让娃赢在起跑线上?
“牙齿矫正的最佳时机,取决于错𬌗畸形的类型和个体的生长发育情况,并不是越早越好,”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(坪山)口腔正畸科主任、副主任医师 段娇红 博士表示,家长应理性看待,牙齿矫正属于医疗行为,必须严格遵循医疗标准和规范,由具备丰富经验的正畸专业医生来完成。
01
娃换完牙以前
为何需要早期干预?
很多人以为,反正乳牙会被恒牙替换,在牙齿换完以前,是不是不用矫正或治疗?
不是这样理解的。乳牙期和替牙期正是儿童牙列、颌骨、颜面发育的关键时期,从乳牙长出到换牙完成,约50~70%的儿童和青少年会出现颅骨、颌骨、牙齿排列及咬合异常的问题,统称为“错𬌗畸形”。其中一部分人可能随着生长发育而恶化,需要尽早干预治疗。
这个时期的牙颌面畸形及不利因素,可以通过早期矫正进行预防、阻断、纠正、引导,同时也为恒牙期的矫正治疗创造更好的条件,降低治疗难度,提升最终的治疗效果。
▲乳牙龋坏导致恒牙异位萌出
比如,这个娃的门牙和六龄牙是刚换的,是好的,但是其他乳牙都坏了,甚至有根尖炎,恒牙不能从原本的位置萌出,只能从其他位置出来,导致恒牙的异位萌出。
所以,乳牙龋坏一定要治疗,它不仅会影响恒牙的萌出,还可能导致这个娃前面牙弓长度缩短,将来大概率会出现牙列拥挤的问题。
如果说娃有一侧的牙坏了,另一侧的牙是好的,要不要治呢?也需要。正常情况下,娃会用好的那一侧去吃饭,长期的偏侧咀嚼会造成单侧反𬌗,甚至面型会变得不好看,成为大小脸。
▲偏侧咀嚼造成单侧后牙反𬌗、面型大小脸
还有很多娃来的时候,第一恒磨牙(六龄齿)已经坏了,或者拔掉了。这是因为六龄齿萌出特别早,特别容易龋坏,会出现什么问题呢?
▲六龄齿早失造成邻牙倾斜移位
从片子上可以看到,缺牙时间久了以后,后面的牙齿往近中倾斜,上面的牙齿没有咬合,就伸长了,造成局部的错𬌗畸形。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,及早带娃去医院治疗。
口腔不良习惯也是造成错𬌗畸形非常重要的原因。家长要及时发现和纠正口腔不良习惯,防止出现错𬌗畸形,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指导。
▲吮指不良习惯造成局部开𬌗
在两岁以前,吮指不属于口腔不良习惯,2-4岁后逐渐减少直至消失。不良的舌习惯(伸舌、舔牙、吐舌),咬唇习惯,以及偏侧咀嚼,吸口颊、托腮及手撑习惯,也会造成牙齿的错𬌗畸形。
▲咬唇不良习惯造成深覆𬌗或反𬌗
家长关注娃的口颌系统生长发育,应从婴儿期开始。采取正确的喂养姿势,让婴儿斜卧在母亲腿上,头部呈45度而不是平躺,平躺喂养容易导致前牙反𬌗。
奶嘴大小不当也可能会影响下颌发育,过大会导致下颌功能刺激不足,下颌后缩;过小会导致下颌功能刺激过度,下颌前突。过度使用带嘴的吸管杯也容易导致舌位过低,上牙弓变窄,出现前凸面型和下颌后缩。
家长还要关注娃以下几个方面,必要时及时干预:
异常的吞咽功能——前牙开𬌗、牙弓前凸
口呼吸——腺样体面容、上牙弓狭窄、前突、开唇露齿、下颌后缩
扁桃体肥大引起的口呼吸——下颌前突
▲口呼吸习惯让娃“长残了”
02
矫牙是不是越早做越好呢?
不一定。
早期矫正不是在年龄的早期,而是在错𬌗发生的早期进行矫正。
根据错𬌗畸形的类型和个体的生长发育情况,通常分为三种情况:
1. 常规矫正时机
生长发育高峰期是错𬌗畸形最重要的矫正时间。
男孩:在12~14岁
女孩:发育更早一些,大概是11~13岁
▲11岁女孩牙列拥挤(矫正时长一年半)
在这个年龄段,孩子的牙齿已经换完,但颌骨仍然处于发育阶段,容易进行矫正。这也是最常规的矫正时机。
2.需提前矫正的情形
对于涉及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,比如反𬌗、牙弓狭窄、下颌后缩等,需要尽早治疗。
早期矫正可以维护和创建口颌系统的正常生长发育环境,阻断造成牙颌面畸形的不良干扰因素,改善异常的颌骨生长型关系,促进儿童颜面和心理的健康生长发育。
比如,如果出现乳前牙反𬌗等情形,在孩子能配合的情况下,一般从3~5 岁就可以开始治疗了。
如果孩子年龄太小了,或是不能配合的话,矫正反而会给孩子增加过多的心理负担。可以推迟一段时间,等孩子准备好了再来治疗,家长不用过于焦虑。
▲三岁半小朋友乳前牙反𬌗
(上颌颌垫舌簧矫正)
如果孩子在替牙期出现反𬌗,也是可以提前矫正的。医生建议,儿童错𬌗畸形的检查不应迟于 7 岁。
▲ 七岁小朋友替牙期反𬌗
(前方牵引矫正,一年结束)
这位七岁的小朋友面中部凹陷,通过前方牵引纠正反𬌗、促进上颌骨发育,矫正的时间大约是一年左右。如果等到换完牙再做,就很难解决面中部的凹陷问题了。
▲ 九岁小男孩下颌后缩
这个九岁男孩,也是处在替牙期,属于下颌后缩的面型。采用twin-block双导板矫治器,一年时间矫正下颌后缩,下巴出来了。
那他等到换完牙再做可以吗?等到换完牙的时候,已经成了一个疑难复杂病例,非常难矫正了。
但要明确的是,不是所有的错𬌗畸形都需要正畸治疗。
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,有一些暂时性的或轻微的牙颌面畸形,暂时不治疗不会引起危害。
比如:暂时性的上中切牙间隙(门牙牙缝过宽)、侧切牙远中倾斜、前牙深覆𬌗、切牙轻度拥挤等情形,通常会随着替牙和生长发育,会逐渐缓解、自行改善,这种定期复查就可以啦。
当然,不建议家长自行判断,具体情况应寻求专业正畸医生的评估。
医生提醒,如果孩子有乳牙期以及替牙期的障碍(乳牙滞留、恒牙异位萌出、埋伏牙、多生牙、牙齿扭转等),牙齿龋坏(尤其是六龄齿),口腔的不良习惯(如吮指、咬唇、咬异物、舔牙等),不良的咀嚼功能(偏侧咀嚼),吮吸功能异常,异常吞咽、呼吸功能异常(口呼吸)等情况,都可能导致错𬌗畸形,应尽早到专科医院咨询。
3. 需推迟矫正时机的情形
对于严重的骨性畸形,则需要等到18岁以后,做正畸正颌的多学科联合治疗。
正畸正颌联合治疗
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是一种多学科合作的治疗方法,通过正畸和颌面外科手术相结合,实现同时解决牙齿和颌骨问题的最佳效果。
▲严重反𬌗患者
(下颌骨矢状劈开手术+正畸联合治疗)
▲双颌前突患者
(上下颌骨分段截骨术+正畸联合治疗)
相比于儿童牙齿矫正,我们更要努力“矫正”的,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“牙齿问题焦虑”,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牙齿问题的不够重视。
最好的方法是,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专科检查。通过与高水平专科医院的医生团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他们可以成为您的家庭口腔医生。这种定期检查的成本很低,但收益非常高,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娃的口腔问题,保住娃的“颜值”。
我们强调,在医疗实践中,医院应当严格遵循医疗标准和规范,将患者的健康利益放在首位,坚持科学治疗原则。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(坪山)致力于打造区域口腔健康医防融合体系,提供覆盖从老到小的全龄段口腔医疗服务,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多元化的口腔健康需求。
- THE END -